跨越雲霧:從飛行到生活的體悟
今天在 LAX 的降落還不錯,進到飯店後也有愉快的聚會與休息,趁著台北時間睡覺前來記錄一下今天的感動。
從加州沿岸進場,平流霧覆蓋海岸線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從洛杉磯市區轉向對正機場的航道後,厚厚的雲霧一直到 800 英尺左右才看到跑道。直到落地前的視野,都是所謂「摩摩渣渣」的感覺。提醒自己要提到帶桿,配合適當的收油門時機,飛機最後穩穩地落下來。除了左座 IP 教官的口頭稱讚,我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外站生活的改變
來到新公司之後,最大的轉變就是外站生活變得比以往(疫情期間)豐富許多。由於前後艙組員年輕化,大家都很樂於在進到飯店後,一起在 crew lounge 聚餐聊天、分享食物、交換話題,這是一個過去公司比較沒有機會體驗到的文化。藉此機會更加認識彼此、聽到不同的故事、了解到公司大小事,交流想法而非抱怨,對於公司整體的向心力,以及航空業強調的 CRM 有十分大的幫助。
酒足飯飽之後回房間小憩一下,大約台北時間晚上八點起床,跟家人視訊後,就開始參加今晚的 The Hope Echo 敬拜之夜,直到十點半左右。接著 YouTube 推播了老婆很喜歡的一首歌曲 – 在加納共和國離婚,突然有感而發,想記錄一下現在的感動。
生活的共感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的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培養共感。在一個人獨自在外站飯店享受敬拜之夜後,我發覺那份感動只能獨自收藏在心底,無法分享。因此想起近期和老婆一起經歷的一些時光。
我們一起愛上聽同一首歌曲《在加納共和國離婚》,前陣子一起看舞台劇《婚內失戀》(老婆一直打預防針說她沒有想離婚或失戀,純粹只是覺得歌很好聽、劇很想看,才想找我一起共享)。一起在兩人都沒上班的平常日去看喜歡的電影《腦筋急轉彎2》,還有持續上教會的基礎裝備課《門徒的旅程》。這一切,其實都是在建立一種生活的共感。
生活中太多的瑣事,會讓我們把心思放在不同的地方,很容易因為不知道彼此對於某件事的重視程度而產生誤會和抱怨。等到有一天想要了解,卻發現不知從何開始(因此我認為持續輸出是一個很棒的方法!)。不論透過什麼方式,像是禱告、計畫、精心時刻,刻意營造共感,絕對是讓婚姻幸福、同心同行的要素之一。
同理心的重要性
我近期常常會在生活上的小事挑毛病,簡單來說,就是老婆口中的「苛刻」。我認為這是一種缺乏同理心的表現;然而,同理心在培養共感中也是十分重要。
在 Neuralink 有革命性突破之前,我們永遠無法和另一個人在認知、情緒上達到完全同步。因此,如果無法帶著同理心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即使花費再大的力氣和時間試圖理解對方的意圖或想法,一切都是徒勞。唯有深刻認知並尊重個體差異性,這包括過去經歷、當下情緒、認知程度、優先順序等。我們不可能像電腦程式一樣,在每次回應時都一一確認這些差異。唯有先意識到彼此的差異確實存在,才能讓潛意識透過一次次的正確回應累積成一種好習慣。
婚姻經營需要修的課實在太多了,但願我能在今天反思的這兩個課題上持續努力,也分享給正在關係中的你(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