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19 個飛行階段完整指南機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最近,我那牙牙學語的兩歲孩子,因為搭了幾次飛機、也看過不少飛機,加上家中也有飛機的繪本與模型,每次看到飛機都會興奮的喊著「咻~~✈️」。
更令我意外的是,某一天開始他竟然跟我說「起飛、降落~~」,完全沒頭緒他是怎麼學來的!
搭過飛機的你,我相信除了「起飛、降落」之外,對於「後推、滑行、巡航」等階段也有一些基本認識吧!
一趟飛行,其實可以被拆解成至少 19 個階段,每一步都有它的關鍵任務與意義。
今天就讓我用 Airbus A350 飛行員的視角,帶你了解這些「隱藏的飛行階段」,我們飛行員都在忙些什麼!👨✈️✈️
- 🔒 Cockpit Preflight Security Check – 保安檢查:檢查駕駛艙內是否有不該存在的東西,確保安全環境。
- 📋 Preliminary Cockpit Preparation – 駕駛艙準備:啟動系統,完成基本檢查,像打開電腦前整理桌面一樣有條不紊。
- 🔧 Exterior Walkaround – 外部繞機檢查:像偵探一樣繞著飛機走一圈,確保外部零件沒問題。
- 🖥️ Cockpit Preparation – 飛行電腦設定:輸入航路和性能數據,為飛機設計「最佳路線圖」。
- 🎛️ Before Pushback or Start – 後推與啟動準備:與塔台溝通,取得航路許可、進入後推程序。
- 🔥 Engine Start – 引擎啟動:點燃動力心臟,確保每個引擎都運轉良好。
- 🔋 After Start – 關閉 APU:切換動力來源,讓引擎取代 APU(輔助動力系統)。
- 🚦 Taxi – 滑行檢查:檢查飛機的操控面與煞車是否正常,確保能安全移動。
- 📢 Before Takeoff – 起飛前準備:通知乘客繫好安全帶,開啟外部燈光,準備起飛。
- 🛫 Takeoff – 起飛:推動油門,感受飛機在跑道上加速起飛的瞬間。
- 📏 Climb – 爬升:按航管要求爬升高度,調整速度並收回外型裝置(如起落架、襟翼)。
- 🌤️ Cruise – 巡航:檢查系統運作、油量管理,避開天氣,讓飛行穩定高效巡航。
- 🛬 Descent Preparation – 降落準備:設定電腦,計算降落性能數據,做下降前簡報提示
- 📉 Descent – 下降:取得航管許可,逐步降低高度。
- 🌀 Approach – 進場:調整速度與外型,準備進入降落跑道的最後階段。
- ✈️ Landing – 降落:輕輕觸地,穩定控制飛機滑行在跑道中央、脫離跑道。
- 🔧 After Landing – 降落後檢查:收回外型裝置,重新啟動 APU,準備滑行到停機位。
- 🅿️ Parking – 停機坪靠橋:根據塔台指示滑行到停機坪,關閉引擎,關閉安全帶指示燈(可以起身拿行李了🧳)、填寫文件。
- 🔍 Cockpit Postflight Security Check – 後續檢查:再次檢查駕駛艙,確保沒有遺留物,完成任務。
想不到一趟飛行任務,可以拆解的那麼細吧!
每一次飛行任務,機師們就像舞者💃🕺,依照精心編排的「樂譜」—— SOP,展現默契與專業,為每一位乘客帶來安全的旅程。
這份看似繁瑣的分工,正是飛行夢中最動人的旋律。
你,準備好加入這場精采的演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