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錢怎麼不見啦?》一本幽默又自省的理財處世書

《我的錢怎麼不見啦?》一本幽默又自省的理財處世書

什麼樣的書,會讓愛書成癡的好友極力推薦閱讀?為何一位叱詫商場與投資界的成功人士,願意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有沒有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投資上少走一些冤枉路?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感到好奇,《我的錢怎麼不見啦?》是一本能解答以上疑問的一本好書。 投資原則四字訣 LOVE LOVE 四個字翻成中文是「愛」,而其縮寫正好可以換為四個單字,分別是:「Long-term 長期投資、Optimism 樂觀主義、Value 注重價值、Easy-way 簡單原則」。 大部分失敗的投資,我認為都犯了其中 3 項錯誤:L, V, E。 先說 O – 樂觀主義吧,扣除市場的放空者,絕大部分的投資者對於市場走向與投資標的都是樂觀的,所以這個 O 我認為主要是對長期投資者的信心喊話。L – 長期投資,大部分的人都耐不住性子,想要賺快錢。記住「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或許就能夠讓自己在絕佳的投資機會面前,稍微踩住煞車。V – 注重價值,尤其是「內在價值」,人們往往被價格沖昏頭,卻說不出一個商品的內在價值為何,以及是否可以隨時間成長。E – 簡單原則,人們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信心程度的擴張,往往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在財務上駕馭多頭馬車。抑或是透過投資各類商品來擴充生命經驗、增加社交話題。 違背以上幾個原則,往往下場都不會太好。因此總結來說,我認為讓「投資歸投資、社交歸社交」,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最大功課! 最好騙的 3F 最好騙的對象,難道是 ptt 鄉民說的三樓 (3F) 嗎?3F 指的是 Family, Friend, Fool,通常被騙的對象,不外乎是這三個類別,而作者書中超過一百個故事也不斷應證這點的真確性。 在閱讀這本書的這週,正好同事與太太都不約而同地跟我提到詐騙的實例。一個人損失 20 多萬,另一位則是 500 萬。 對我來說,我認為加上另一個 F ,會更貼切描述當代的狀況,那就是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不論恐慌失去投資機會,或是恐慌失去一段關係,都容易讓我們被蒙蔽雙眼,輕易的把辛苦賺來的錢拱手交給別人。 找尋投資機會 vs. 腳踏實地累積財富…

《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樂活大叔教你無痛理財

《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樂活大叔教你無痛理財

前言 疫情期間,常聽的 podcast 其中之一,就是吳淡如的《人生實用商學院》,節目中她經常介紹施昇輝以及他的佛系理財術。前些日子,我使用 HyRead 預約這本《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在前兩天突然通知預約書到了!我趁著昨日 ACM 任務航程中很快把它看完了(快到應該沒有一個小時),簡單分享我吸收到的3個重點! 投資的目的 投資歸投資,興趣歸興趣 書中講到一個故事,有位醫生為了搜集超多無敵鐵金剛公仔而買了一棟房子收藏。某天,記者訪問他哪個公仔讓他賺了最多錢?他竟生氣的回道:「我搜集公仔是興趣而不是為了賺錢!」然而,故事的最後,他依然靠著公仔和這棟房子賺了不少錢。 我記得《致富心態》一書中曾經提到,投資理財其實是一件很社交層面的行為。我們往往容易在一些特別的投資項目上,捍衛自己對於該投資商品的立場,像是「黃金、期貨、加密貨幣……」等等,其實以這些資產當前的狀態來說,我認為都稱不上是投資,反倒較多是保值或投機成分。 要讓投資的目的明確,自己的心不要時常感到搖擺不定的解決方法,就是認清事實,把目的明確分開,讓「投資歸投資,保值歸保值、保管歸保管、興趣歸興趣,雅蕾歸雅蕾吧😂!」 退休的目標 退休生活費的 22 倍 何時才能退休,有一個好記的方法嗎? 書中 22 倍的計算方式是使用年支出除以5% 的報酬,另外再加上 2 年的安全邊際,而得到的數字,正好和常聽到的 4% 法則相去不遠! 分享這個重點,主要是再一次提醒自己,生命所需用其實真的沒那麼多。從人類的歷史可以看見,無止盡的追求往往帶來的是滅亡的開端。若能越早掌握知足的邊界感,我想生活才能越容易活得從容快樂吧! 最重要的事 投資最重要的事,不是判斷,而是紀律。 論投資方法,不外乎基本面、技術面兩大派別。 然而當兩種方法研究到了最後,最終都還是要回歸到人性面,也就是人得依據收集到手的資訊去貫徹執行。不論財商是否隨著時代演變進步,心中也總有一把尺,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不會偏離最終想達成的目標。 我認為,讓投資行為越無聊、越簡單、重複做就是紀律的展現。就像每一個偉大成就,都是透過重複一些微小習慣而累積得到的,累積財富的道理也不外乎如此! 後記 老實說,我其實不太推薦這本書。 有了大量閱讀的經驗之後,我觀察到這本書闡述的個人經驗偏多,實證比例偏少。再加上有一些概念和方法我認為頗具爭議的! 舉例來說,第一個我不敢恭維的標題,就是「不相信任何人」的觀念。我支持書中推薦使用 ETF 作為投資工具,但要說到唯有買保險必須相信人,投資領域一概都不能相信人,我就覺得這樣粗暴的結論太過極端。 第二點,則是「不要相信長期複利效果」的觀念。這樣的觀念,我認為無形中激勵現代社會的躺平文化,容易讓很多人誤以為只要享受當下就好。我認為比較適當的作法,是在及時行樂與延遲享樂取得一個適切的平衡,而這個平衡要透過每個人不斷學習和尋找。 總結來看,這是一本有著大量吸睛標題,卻搭配過於鬆散的內容,需要讀者獨立思考才能判斷真偽的一本書,第一次把書評寫成這樣,也算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了!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 C.L.S. 或是訂閱電子報收到最新文章。 Comment: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真確》你所相信的事實,可能盡是沒人跟你說過的偏誤

《真確》你所相信的事實,可能盡是沒人跟你說過的偏誤

過去 20 年世界赤貧人口趨勢為何呢?全世界有多少人口比例享有電力呢?全球有多少比例 1 歲兒童接種疫苗呢? 偷偷告訴你,這本書中開頭的 13 個關於世界認知「真確」考題,上面 3 題我一題也沒有答對! 你想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透過《真確》一書,讓我知道我的無知一點也不孤單。歡迎你閱讀這本書,來挑戰看看你對世界了解的真確程度! 為何我想看這本書 這本書因為 Bill Gates 收錄在 2018 夏日書單中而令我印象深刻。 作者 Hans Rosling 生前致力於協助人們用客觀適切的角度理解這個複雜世界,書中提到的 Gapminder 基金會網站 可說是一個非常棒的輔助工具。 Hans 於 2016 年被診斷罹患胰臟癌,2017 年 2 月便與世長辭。他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寫下這本《真確》,留給世人們無數的啟發。 我想用一張圖表與三個反思,與你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 這本書在說什麼 書中一共用了 10 種偏誤來解釋為何我們常常錯誤的理解這個世界。 這 10 個偏誤分別是:二分化、負面型、直線型、恐懼型、失真型、概括型、宿命型、單一型、怪罪型、急迫型。 為幫助自己在生活中理解應用,我使用心智圖整理出這 10 大偏誤,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法,分享如下。 我的 3 個感動 這本書對我來說珍貴之處在於,「每一種認知偏誤,都像一記當頭棒喝」! 我發現在過去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充斥著太多這樣偏誤的例子。因此這一段,我想挑選其中 3 個偏誤,來回應作者帶給我的感動。 1.負面型偏誤 – 人們只是想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狄更斯《雙城記》 負面型偏誤的常見現象,就是人們總覺得世界變得更糟了!然而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作者用簡單的數據,來證明這件事的真偽。 這讓我想到過去曾讀到的兩本書《致富心態》和《人類大命運》。 《致富心態》悲觀主義一段提到,相對於好消息,人們傾向更搜集相對悲觀的壞消息。當一群人聚集起來討論一些較悲觀的新聞事件,一來是抱怨的情緒可以找到聆聽的出口,二來是自己似乎能為此做些什麼,或發表一些看似有見解的想法;至於八卦結束後,改變現況的執行力往往是另一回事。 而《人類大命運》一書的角度,作者從人類人類舊三大議題(飢荒、戰爭、飢荒、戰爭、瘟疫),過度轉向新的三大議題(永生、幸福、成為神),就是一種把焦點再度轉向新議題的典型範例。過去的舊問題被解決,不值得被頌揚,因為可見的未來,還有更多問題有待解決。…

《斜槓的50道難題》全面剖析你的斜槓人生小劇場

《斜槓的50道難題》全面剖析你的斜槓人生小劇場

你曾想過斜槓人生嗎?家人、朋友、主管都不看好你斜槓嗎?要準備到什麼程度才應該開始斜槓? 「斜槓」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 0 或 1 的問題,但是親愛的,這個問題其實沒那麼困難沈重!只要心態正確,任何時候你都能開始斜槓! 《斜槓的50道難題》是一本群策群力的優質作品,召集了各領域的斜槓大師,回答你心中關於斜槓那些想的到與沒想到的 50 個問題,保證看完讓你大呼過癮! 前言 在這人手一機、資訊爆炸的自媒體時代,不知道你是否興起一絲絲斜槓念頭? 隨著閱讀素養逐漸累積,我漸漸發覺自己對很多事充滿興趣、很多領域想嘗試,但常陷入一個資源有限困境,尤其是最珍貴的資源 – 時間。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發現自己對於眾多人生選項無法如 20 多歲剛畢業的孩子說出:「大人才做選擇,小孩子全都要」那樣的毫無畏懼;當發現自己背負著上有兩老、下有妻小的壓力,我才驚覺自己已從男孩轉為大人了! 然而,想為這個世界貢獻一己之力、創造價值的心,卻從未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這該如何是好?《斜槓的50道難題》一書為我一顆迷惘的心,指引了一條清晰的方向! 這篇文章,我整理 3 個重點精華與你分享! 先單槓再斜槓 在知識就是金錢的時代,最有發展的人才,就是具有斜槓思維的人。 關於單槓與斜槓思維,我想起前陣子與朋友聊天,聊到我出國學飛前曾想過的職涯選項之一 - 到偏鄉地區教育孩童,如今想來實在太過天真! 雖然我在《內在原力》利他共贏的段落提到,利他絕非「等到有一天(One day)…」才能開始行動;但是當時的我,若無法餵飽自己、家人、把自己失序的人生先過好,我怎麼會有心思餘力全職照顧他人的需要呢? 斜槓也是同樣的概念,千萬別為了斜槓而忘了自己的本。除非你本業的身份、收入已經可有可無,離職斜槓也不至於在短期內對自己、家人、公司造成影響,那麼先單槓在斜槓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時間最重要 時間根本無法被任何人管理,我們應該是要管理好自己。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大部分人追求的斜槓人生,都脫離不了一個目的-財富自由。 但這本書的最後,帶領讀者思考究竟何為財富自由。當你看到「財富自由」這四個字,你的焦點是擺在財富,還是自由呢?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越早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用擔心財務問題,都可以感到快樂! 對現階段的我來說,財富自由更像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在原力》一書中,愛瑞克曾提到三種工作的概念。幸運如我,現階段就同時從事著三種工作: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自我實現的工作。 把每一天都活得精彩、充分利用自己時間,把生命最珍貴的資源用在自我成長、陪伴家人、貢獻社會。即使今天是我人生最後一天,我也為自己、家人規劃好身後事而不會有遺憾,這樣的斜槓人生狀態夫復何求呢? 5W1H 的斜槓精華重點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查理.蒙格 斜槓這個概念,說穿了其實就是正確心態加上具體實踐,持續學習並快速行動就是斜槓人生的起點。 以下我使用 5W1H 來整理本書關於斜槓的精華重點,希望對正在探索斜槓的你,能起到一點點的幫助! 1.Why 為何要斜槓? 財富自由、生命選擇權、回饋世界 2.Where 從哪開始斜槓? 對內:從熱情、興趣+刻意練習 對外(剛需):學習成長、投資理財、身心健康、人際關係 ✏️小結:從熱情和需求出發,而非從錢出發 3.Who 誰是你的斜槓競爭者?…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天才兒童變身數位發展部長帶給我的 3 個啟示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天才兒童變身數位發展部長帶給我的 3 個啟示

你聽過天才 IT 大臣這個稱號嗎?你明白跨性別這個詞彙在這片土地如何被發揚光大嗎?你知道台灣首任數位發展部長是誰嗎? 從小跳級、自學的他;短時間在矽谷達到最高成就的他;跨性別、傾全力為台灣社會貢獻的她,在 Covid-19 疫情這段期間,無所不在的以許願池形象,深入網民心中。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一書,用最貼近的採訪角度,讓我們得以透視這位網路大神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本書,講的是唐鳳從小到大的成長、求學、創業、回台灣貢獻的故事;而這篇文章,我想借用唐鳳的故事,與你分享 3 個我從她身上看見的智慧。 同理心才是關鍵 我們對別人不信任,常常是因為不了解別人看待事情的角度。 看完這本書後,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台灣人能招攬到唐鳳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撰文時已接任數位發展部長),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書中提到唐鳳特殊的成長背景,像是:異於常人的智商、幼時在校園被霸凌、異地求學經驗、跨性別的抉擇、網路社群與跨國工作經驗……,這些經驗造就了她擁有異於常人的同理心。她深知要用科技改變社會、改變國家,除了掌握資訊先行的原則,更重要的事同理心要跟上腳步! 「資訊先行」,就是盡可能保持開放透明。她把自己每日行程公開、會議改呈現上直播、每週三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提供預約訪談,都是為資訊先行做的創新示範。 「同理心」的詮釋,則體現在近期台灣的數位系統改革。在她擔任數位政委期間,線上報稅改革、口罩實名制、g0v開放政府,都讓以往民眾從原先不抱期望,轉變成「政府好像變有效率了」這種感覺。這些計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唐鳳參與其中,帶領團隊協作的成果! 一個待解決的公共議題,往往政府、資方、勞方……會有不同的立場與利益衝突,如何適切地使用科技,用同理心傾聽對方的感受與需要,達到各方共榮共好,這是有唐鳳的數位政府為台灣社會帶來的轉變。 社群的價值在於創造而非消費 一個成熟的網路公民,要能接收資訊也要能創造內容; 同時保持上傳與下載的均衡頻寬很重要。 “Do not complain, but recommend.” 抱怨,並不會解決問題。 過去兩年多的疫情,感讓我受到最深的一股暗黑力量就是來自於抱怨。 為反應政府施加於機組員不合理隔離政策的挫折,2021.10月我曾寫信給總統府、衛福部、以及經常為公眾議題發聲的志祺七七,但當時都只得到官腔的回覆或是再研議回應,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 多年來對於政治冷感的我,從未聽過 零時政府g0v 的數位平台。如果早些知道的話,當時被關到身心疲乏的我,會試著透過這個平台集眾人之力來做出改變吧! 書中介紹到的 g0v 這個組織,我才發現有一群人,一直默默耕耘著,對於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該組織起草於 2012.10月 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全盛於 2014.03月「太陽花運動」,並後續衍伸出類似美國白宮聯署網站的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JOIN)」開放全民提案、連署,參與公眾事務。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資訊取得很容易、抱怨很容易、當酸酸發洩情緒也很容易;然而,要讓社會成為自己想看到的改變、未來子孫期待的改變,試著動手創造環境、提供價值,我想這是唐鳳想透過這本書傳達的一個重要觀念。 在經營社群的技巧上,「擁抱小白、專注進步、充滿善意、透明協作、共好思維」是我在書中看到唐鳳對於社群的期許。期待你我,在後疫情時代也能找到一個讓自己貢獻的社群,為創造社群價值貢獻一份心力。 教育就是不斷的碰撞 每個人都與眾不同,與眾相同是一種幻覺。 即將在不久為人父的我,對於教育這檔事開始有很多的想像。 說到想像,在看了唐鳳的學習成長歷程,我自認很難想像她與父母親再過去曾面臨的成長困境。「超齡的自學能力、跳級的混齡隔閡、僵化的教育制度、父子間的世代衝突……」,每個她過去的與眾不同,都是一家人從未想過會經歷的生命碰撞,不論是言語、思想、情感上,要跟整個體制拉扯相抗衡,這一切是談何容易? 然而,我從這本書上學到的一個寶貴建議 – 「不要害怕碰撞」。 唐鳳用玉山打了一個比方:「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至今仍不斷碰撞擠壓,聽說玉山就是這樣每年長高兩公分。」 就像她的母親,因為有過培育唐鳳這樣特別的孩子,而興起了辦學的念頭,如今她所創辦的種子學苑已成長茁壯、受到各方好評! 我想,害怕碰撞衝突、害怕與眾不同、害怕輸在起跑點,都只會讓自己與孩子原地踏步;唯有在教育過程中不斷經歷碰撞,才會有擠壓抬升,如此方能登高望遠,看見最美的星空。 後記 每個人在自己的跑道上,都會是資優生。 看完唐鳳的故事,或許會覺得她的經歷就是個資優生的故事,你我一輩子都不會面臨這些問題。 然而我認為,閱讀傳記並不是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跟偉人比較,而是從偉人的世界中,看到生命更多面向、更多可能,活出最優秀、與眾不同的自己。 「分享、協作、貢獻」是她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但願透過此書,你我都能接收到這位新上任的部長送給我們網路時代的珍貴禮物。 如果喜歡這本《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推薦你透過此連結購買。 價錢不變,卻能與我一同改變偏鄉地區的學童教育環境,詳情請見本站公益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 C.L.S. 或是訂閱電子報收到每週最新文章。 Comment: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關於投資理財規劃,你知道自己偏食了嗎?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關於投資理財規劃,你知道自己偏食了嗎?

你知道投資理財的起手式其實是保險嗎?你明白在財務規劃上,投資理財其實只佔一小部分嗎?你可曾想過離開人世的那一天,財富要如何傳承嗎? 繼《節稅的佈局》一書之後,闕又上的這本《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打開了我對於國際理財規劃的新視野,也讓我對節稅這件事有了不同的想法,決定取消勞退自提6%。 好奇為什麼嗎?邀請你一起來研究討論囉! 財商不只投資理財兩個維度 如果只有駕馭3匹馬的能力,前面卻有5匹馬在跑,那隨時會翻車! 「財商」這個名詞,這些年對我來說定義一直在轉變。 到目前為止,大概可分為三階段的認知。 第一階段,明確分成投資和理財。在這一步的正確觀念是要先理財,再投資。 第二階段,增加了總體經濟學的視角,多了債的部分。於是先理(壞)債,再理財,最後才是投資。部分財商知識會教導將債分類為好債與壞債。這一段的理債,只要是針對壞債。 第三階段,則是近期探索的領域,把保險、稅務、遺產、退休一併納入,再加上投資,便構成書中提到的全方位理財。 隨著人生經驗的增加、視野的拓寬,漸漸明白這些層面缺一不可。相信你我絕大多數或多或少在這五大領域偏食,或是用錯的方法過度努力(最近很紅的一本書名😂),或是弄錯優先次序,而導致風險來臨或晚年時,活得缺乏尊嚴、缺少自由、沒有選擇權。 掌握全方位理財知識,並儘早開始行動佈局,是理財路上以終為始的最佳策略! 請教專家的智慧 尋求決策前,聽第二個意見。 我喜歡作者引用彼得.林區在找尋投資標的的一個小故事。 年輕時候的彼得.林區,在一次下榻 Holiday Inn 時感到非常滿意,當時的他隨口問了櫃檯一句:「誰是你們最強的競爭者?」,這位主管回答道:「La Quinta Motor Inns」。於是乎,他就此得到了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創造很好的報酬。 這個故事教會我的「辨識盲點」的重要性。 我們很多時候因為學到了一樣新東西,認識了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就認為所知道的就是全世界了。殊不知,再往前踏一步、多問一位專家,其實只需多花一點點心力,就可以把更多的無知(盲點)盡可能補齊。 論「請教第二位專業」這件事,真正厲害、大器又不藏私的專家,他們絕對是不介意的。因為真正的專家,了解自己並非無所不知;若我們秉持著恭敬的態度詢問、比較差異,真正受益的不是只有我們自己,也可以將決策的思考過程回饋分享,進而優化對方的作業流程與決策品質。 6%退休金的第二層思考 如果不知道複利的奇蹟,你的投資理財就不可能有奇蹟! 在閱讀《節稅的佈局》一書後,我抓著節稅這個大槌子,一股腦只想著節稅這顆釘子,當時做了完全提撥 6% 到勞退的行動只為了節稅。然而,闕又上老師的這本書,提醒我用複利的觀念思考,在我用自己設計的 Google 試算表試算之後,用保守的參數代入計算,得到第9年收益會翻轉的結論,從而推翻了過去的自己。 在政府勞退政策未明朗(開放勞退自選)之前,我會寧可選擇自行投資、賠上稅額,也不願依靠政府無效率的資金操盤。 做這個決定背後有幾個相對應的風險,可供參考: 活不夠久、提早失能的風險 政策改變的風險 無法保持投資紀律的風險 若你在這些風險也做了相對應的防範措施,或許可以考慮改變現有勞退自提的方式,透過複利的奇蹟,讓自己退休時感謝自己! 🧮 勞退自提計算機 👉點我👈 後記 這本書通篇看起來像是討論財富這件事,但真正的財富在不同生命階段,你我心中都會有不同的想像! 可能是錢,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你與親友之間的關係與回憶。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討論錢這個財富,然而真正精彩的是在最後一章闕老師談論他與已逝妻子的故事。我喜歡網路一篇財務規劃師 Mr.S 為這本書所下的標題「一本假理財,真談愛的書」。 若你覺得談錢太庸俗,那麼從愛的角度思考財富,或許你也能得到不同的感動。這本《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真心推薦給你! 如果喜歡這本《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推薦你透過此連結購買。 價錢不變,卻能與我一同改變偏鄉地區的學童教育環境,詳情請見本站公益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 C.L.S. 或是訂閱電子報收到每週最新文章。 Comment: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淺談保險觀念》若你不富有又不買保險,那你不是傻瓜就是沒責任感

《淺談保險觀念》若你不富有又不買保險,那你不是傻瓜就是沒責任感

你曾主動或被動買過保險嗎?你曾認真檢視自己手上的保單嗎?你知道保險這個工具到底該如何使用嗎? 《淺談保險觀念》這本書是網路上同名網站站長大仁哥的嘔心瀝血之作,相信讀者在網路上曾看過的保險知識文章,不少是出自於他的創作。 這篇文章我想用自己的小故事做引子,與你分享本書帶給我的感動! 兩個父親中風的故事 作者在書中聊到自己父親中風的故事。 在他服兵役期間,曾經歷一次父親輕微中風的危機。即使父親身上有很多保單,卻都沒保障到當時輕微中風的狀況,好在父親沒過多久就康復了。他事後想像,假若當時父親中風情況更嚴重一點,家中經濟支柱的退場、出院後的醫療復健費用,必定對當時家中其餘無法立刻工作的三位家人,造成嚴重的衝擊。 他的故事,不禁讓我聯想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曾陷入類似的困境。 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家中遭逢經濟巨變,家道中落致使全家過著艱辛的生活。從我有記憶開始,父母親就是用大量的時間精力換取微薄的薪水。好長一段時間,父親一天身兼三份差事,從早上 4 點出門工作到晚上 6 點才回家,只為求一家人得以溫飽。 到了 2012 年,爸爸某天在外體力不支而中風倒下,還在唸書的弟弟和剛出社會的我,只能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而原先體弱的母親,也必須犧牲僅存的健康外出工作,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些年。 與作者狀況相異的是,我父親的中風狀況是相對嚴重的,除了再也無法恢復工作能力之外,大多時間也需要有人照顧,對於家庭成員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保險能發揮什麼用處? 這一段我想用黃金思維圈(Why-How-What)來與你分享保險的意義。 Why – 為何需要保險? 不買保險的人是笨蛋。 沒做任何準備就進到駕駛艙開飛機,還想要安全落地;不穿戴防護衣滅火器,就想第一個衝進火場救火;不適應水性,就跳進百米泳池暗忖自己能游到對岸。 你曾想像過以上情境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但在人生道路上不買保險,心態就等同於上述的冒險思維。 站在暗黑面的角度來看保險,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保單的買賣行為似乎像是賣人情、類似直銷的洗腦組織、只顧吸血(賺錢)而無視保戶需求的冷血。尤其近期的防疫保單,保險業務看似收費跑第一,談到理賠卻拿出條款、千百個刁難的利益團體。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事實的另一面,保險之所以存在,是基於人類互助、風險共同承擔、出自於「愛」的發明,簡單來說就是解決個人「走太早、活太久、失能、傷病」帶給他人負擔的問題。 如果你會為你的「財產」,謹慎規劃投資理財部位以分散風險,那麼「生命」的各種風險,就必須由保險這個產品,來為你的人生分散風險。 How – 怎麼思考才是最適切? 對我而言,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規劃保險,說穿了就是做好人生的資源配置。 對於非常有錢人來說,不為自己買保險或許完全不要緊,因為他們手上有的現金,足以應付面對生命突發狀況的巨額開支而留有餘裕,保險可能只是他們節稅工具選項之一;然而,對於小資的你我來說,保險的意義在於,延續那些你不想輕易中斷的優先事項。 舉例來說:正在償還的房貸車貸、父母的養老費、家用生活費、小孩育兒費、投資理財的定期投資部位……,一旦意外發生,這些現金流你都準備好了嗎?這就是保險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資源相對有限,那就先保障短期內無法承擔的風險,捉近放遠,並努力提升收入、控制支出;如果資源相對充足,就能做長遠一點的思考,用較高的初始保費,規劃短中長期的風險,並定期檢視調整。 以上是我現階段閱讀本書後自己歸納的答案,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或許在你更深入了解保險後,會得到屬於你自己的結論。 What – 你真正需要的保險是? 保險就是在自己能力可承擔的範圍內,付出少許的保費,以轉嫁發生不幸事故時所需要面對的可怕風險。 《淺談保險觀念》大仁哥 「壽險、意外與失能險、醫療險、重大疾病與癌症險、汽機車險」這幾項是絕大多數人們從出社會、成立家庭、退休到死亡都可能得面臨的風險保單。 一旦你理解保險的重要性,接下來你就會有很多關於保單的問題。 別擔心,你的煩惱,大仁哥在這本書中都為你設想好了! 第一篇:教你如何檢視需求、買真正需要的保單、找到好的業務員 第二篇:教你如何看要保書、保單條款、保費、投保前注意事項 第三篇:教你壽險、失能、意外險的購買邏輯,以及買壽險之前你必須要做的四件事 第四篇:教你辨別「重大疾病、重大傷病、特定傷病」以及醫療險與實支實付購買邏輯 第五篇:教你長照險與新生兒投保邏輯 第六篇:教你汽車、旅平險怎麼投保 第七篇:購買保險後,所有你可能會想問的問題集錦 這本書的作者特色之一就是敢說真話。保險商品千百種,他不會跟你說每個都很重要,你都一定要購買;然而身為專業的保險業務員與保經,他必定也有他自己的分析邏輯。 最合適的建議就是,站在專家的肩膀上先對保險有基礎了解,再綜合個人需求狀況並請教專業,才會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保險。 後記:一個重新思考生命的機會 資訊不對等,就用知識來消弭。…

《節稅的佈局》關於節稅,你只需要掌握4個方向

《節稅的佈局》關於節稅,你只需要掌握4個方向

每年到了繳稅季,你都覺得日子難過嗎?你認為節稅只是有錢人的煩惱嗎?你知道節稅和逃稅其實有很大差別嗎? 如果以上是你的心聲,那麼我十分推薦這一本《節稅的佈局》。 節稅顧名思義就是「合法的少繳稅」,這是在大通膨時代,投資理財前一定要弄懂的起手式。 四大稅務 這本書用白話淺顯的方式介紹生活中常會碰到的各種稅務,作者整理了台灣常見的 4 大稅務類型: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不動產稅,我分別擷取一到兩則重點與你分享。 個人所得稅 變有錢的第一步:稅後財富最佳化。 書中針對個人所得稅的每一個細項,都有非常詳盡的圖表解釋。 其中令我最有感的分別是「勞退新制提撥」與「標準或列舉的節稅佈局」。 一、勞退提撥 看完本書的推薦序,我才發現隨著收入增加,其實有一個很好的節稅方式可以考慮,就是盡量將薪資提撥到勞退帳戶(可自選 0~6%)。如此一來,在投資理財上,可發揮兩個很好的效果。 理財:減低個人總所得金額 = 少繳稅給政府 投資:作為個人保守投資部位(勞退報酬率參考) 二、標準或列舉扣除的節稅佈局 出社會沒多久的年輕人,尚未有太多人生經歷,在報稅時通常使用標準扣除額最省事、繳的稅通常也最低;待年紀漸長,人生經驗增加,捐贈、保險、醫療、天災、房貸利息……等財務經驗才會陸續冒出。這時使用列舉扣除額,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節稅效果。 除了上述的一般列舉扣除額,善用「特別扣除額、投資新創事業、免稅所得」項目,也能有效降低應繳稅額。 聽起來或許很複雜,但說到底其實只要把握兩個簡單原則即可:「減少被課稅所得額,增加抵稅扣除額」。 遺產稅 健康時就要佈局,重病才想來不及。 「如何讓上一代的資產傳承最大化?如何讓上一代的負債不會禍留子孫?」以上兩個問題,就是遺產稅(債)的主要目標。 ㄧ、關於遺產 最大化自己一輩子辛苦累積的資產,讓資產得以傳承給下一代、或是期望受益的法人、團體,而非成為繳稅大戶,就必須要做好全盤的規劃。 同樣價值的資產,以「現金、股票、房子……」等不同形式傳承給下一代,被政府課稅的金額竟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想這也很大程度的獎勵有錢人持續屯房的現象。 二、關於債務 你的上一代積欠許多債務嗎?當他們過世後,會有所謂債留子孫的問題嗎? 別擔心!政府於 2009 年修正《民法》後,繼承人對於超出遺產之外的債務無需負擔了,也無需再主動申請限定繼承,這是現階段「限定繼承」的概念。 而另一個常聽到的名詞「拋棄繼承」,是只限於被繼承人死後的 3 個月內由繼承人提出(無法再被繼承人生前提出)。我認為是在不想處理遺產稅或債務後續事宜,或有意願行使代位繼承的時候,才會主動申請拋棄繼承。 關於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差異」的詳細解說,這一篇文章分享說明非常清楚,歡迎點閱了解更多! 贈與稅及信託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以為把一生的積蓄單純轉換成你喜愛的現金、房子、股票債券,並因此造福子孫,那麼事情的後果可能跟你想的大不相同! 「贈與稅與信託篇」就是要教導你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一個關鍵秘密! 一、贈與稅 首先,贈與和上一段的遺產的最主要差別在於,前者是生前的明確意志;後者若沒有妥善規劃,可能造成家族紛爭或是榮登繳稅大戶😂。 書中舉了幾個很棒的例子。假設一位父親想要買帝寶給孩子,那麼直接給他現金去買 vs. 買了帝寶再送給他,哪一個比較節稅? 再來,轉移不動產的方式,用贈與或繼承並搭配使用房貸或繳清房貸,哪一種方式比較節稅? 這些可能你我從來不曾想過的問題,書中透過實際案例清楚分析給你看! 二、信託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在看完本書後,我認為財富無法傳承的主因,就是沒有預先規劃財富傳承方式。 「信託」提供了一個很棒的財富傳承手段,透過 4 個重要角色: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監察人,將「管錢與管事」的人分權獨立,以確保財產在遙遠的未來能被妥善使用。如此一來,不僅造福後代子孫、避免爭產紛爭,也能有效節稅。 不動產篇 萬稅萬稅,萬萬稅。…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最非凡微小的步驟成就你不凡的創作旅程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最非凡微小的步驟成就你不凡的創作旅程

你對於經營自媒體有所掙扎嗎?你樂於分享所見所聞,為世界創造價值嗎?你認為財富自由是天方夜譚嗎? 這本書是以上問題的一盞明燈。 作者 JLD 連續日更 Podcast 已達 8 年,至今創造每月 6 位數收入,他將這些毫不起眼的方法與你分享! 為何我想讀這本書? 年初上完《化輸入為輸出》的課程,幸運抽到和講師瓦基的一對一諮詢,向他請教關於網站經營的問題,他推薦我 3 本網站經營書單,《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便是其中一本,在看過博客來目錄及瓦基的書評後,我發現這正是我在尋找的一本書。 作者 John Lee Dumas(簡稱 JLD)毫無保留地分享他身為 Podcast 內容創作者的經營歷程,帶領我一步步認識自己現階段內容創作的優勢與弱勢。 我這篇文章我將分享 3 個最打動我的創作心法與現階段的創作心境! 1.訂立遠大理想 不要立志做成功的人,但是要極力做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 本書介紹的第一步驟,是要訂立遠大理想。 作者 JLD 過去曾擔任律師、保經、房地產專員、背包客、伊拉克戰事。當他回顧 32 歲以前的人生,發現自己似乎不曾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於是他在某天收聽了一集 Podcast 後,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有什麼是我希望有,但當前世界並不存在的事物?」 當心中有了答案後,他便著手展開日更專訪新創企業家的 Podcast 計畫,打造起一座堅不可摧的節目城堡 – 《Entrepreneus on Fire》。 作者打造 Podcast 的心路歷程,其實和我自己在架設網站、改版的經歷非常相似。一個故事的原點往往必需回頭看,靜下心來將過去的點串連起來,如同 Steve Jobs 所說的「Connect the dots」,才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事! 透過 2016~2017 的學飛歷程與閱讀經驗,我期待能為台灣航空圈打造一個樂於分享、回饋的生態,讓有志於學飛與樂於分享的人們可以打造出一個正向、透明、無私的討論環境,讓學飛的經驗與智慧得以永續傳承,讓學飛的環境成為我希望看到的改變。 2.創造化身 如果你試圖跟每個人都產生共鳴,沒有人會跟你有共鳴。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JLD…

《跟誰行銷都成交》掌握 7 大關鍵,用網站打造故事英雄
|

《跟誰行銷都成交》掌握 7 大關鍵,用網站打造故事英雄

你的產品很好卻賣不出去?滿腦子好想法卻找不到方法有效傳達?網站行銷的關鍵密碼是什麼? 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都有一個很好的解法,就是學會「說故事」。 這本書《跟誰行銷都成交》,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簡單 7 步驟,說出人人喜愛、經典不敗的好故事! 1.網站定位不清 今年 1 月底,有幸抽到了《化輸入為輸出》的投稿作品抽獎,與講師瓦基 1v1 諮詢。 當聊到我經營的網站,瓦基給了我一些很棒的建議,並推薦我幾本經營網站的必讀書單,《跟誰行銷都成交》就是其中一本。回想當初閱讀瓦基寫的書評就十分令我心動,而自己閱讀後,又有了更深的體會,進而產生強烈的動機翻修網站,徹底解決了我網站主題定位不清的盲點。 2.本書重點精華 如果顧客不懂你的訊息,你就等著失敗吧! 這本書的概念十分簡單,作者用一套說故事的邏輯說明「把故事說好才有辦法打動人心」。 幾乎所有受歡迎的故事,都有相類似的萬用劇本,像是《星際大戰》、《飢餓遊戲》、《神鬼認證》,還有近期我很喜歡的動漫《進擊的巨人》,都能看見相似的敘事手法一再被套用。 若把這套劇本套用在經營網站,讀者才是故事的主角。 而本書的價值,就是教導人們使用 7 步驟(StoryBrand 7, aka. SB7)說好一個故事,帶領讀者邁向成功,成為理想的自己。這也促成了我想為經營近兩年的網站重新定位,來個 180 度大轉變! 3.網站定位轉變 根據書中的 7 個說故事原則,我做了哪些具體的轉變呢? 1.讓顧客(讀者)成為主角 原先首頁的飛機全版圖片拿掉,我不再是故事主角,定義了讀者才是故事主角,這是所有英雄故事的前奏。 改版前 過去的橫幅圖片,是從自己關注的領域出發,分為飛行、閱讀、福音分享三個區塊。 過去網頁展現方式也是從自己出發,自己的第一次大客機飛行照片,以及側欄的單飛日期計算。 改版後 橫幅的影片和標題,明確提示讀者才是主角。 對飛行有興趣的讀者,看見選單的空中任務、地面作業或許會心生嚮往;若有更多疑問,也能透過常見問題尋找答案,也可以進一步發問得到解答。 2.解決讀者可能碰到的問題 因為自己走過,所以更能深刻體會學飛的不容易。 學飛是一條充滿挑戰、艱辛的旅程。不論是培訓或自訓飛行員,都得在短時間內克服諸多問題。在學飛出發前、學飛時期、完訓後,生活各層面也都會面臨大小不同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很可能是職涯路徑不相同的人難以理解的,我希望用自己的經驗與讀者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當我設想讀者在學飛的上可能常見的外部、內部、價值觀問題,我得到以下的答案。 若讀者問題不在以上所列,我也提供了不同管道,讓讀者提問我沒想到的問題。 3.展現同理心和權威 用學飛經驗,展現同理心;以職業身份,表明權威性。 這一部分,我簡單敘述自己的學飛經驗和職業來向讀者表明他們要走的路我都走過,也因此更能同理他們即將面對的困難。 4.提出明確計畫 人們的「心態」決定選擇,選擇決定行為,行為成為習慣,習慣則形塑成每個人ㄧ生所呈現的樣子。 《內在原力》 所以具體來說,我能提供讀者什麼樣的幫助(計畫)呢? 這篇文章,是我前些日子回顧自訓生活的酸甜苦辣,寫給 5 年前的自己。 若讀者在故事的開端,能對未來方向掌握大致輪廓,並建立正確心態,那麼在學飛碰到困難時,就能因著養成良好習慣,持續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 5.喚起讀者行動 被吸引而網站的讀者類型,可能有以下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