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思考整理術》身為飛行員,我建議你關閉自動駕駛
內容目錄
故事緣由
前言
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曾感覺,生活節奏飛快,一年又一年就這麼過了。搔搔腦袋瓜,勉強想得起前天午餐吃什麼?卻想不起來過去一年經歷了什麼。
不要緊,這篇文章或許能幫到你!
關於飛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自動駕駛成為現代飛機必備功能,它很大程度減少了飛行員工作壓力,讓頭腦得以在緊要關頭,處理更重要的事;談到人生,大部分人的生活也像極了自動駕駛,睡醒眼睛一張開,隨著上下班時間、電郵通知、健身房時段、股市波動、手機訊息……,人生大部分時間,都由這些不確定孰輕孰重的瑣事,主導了前進方向。
回首 2020 年,絕對是改變人類的一年;對我而言,也算是翻天覆地的一年,但整體來說,是往好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透過閱讀《子彈思考整理術》建立了一套「人生管理系統」,即使在小 baby 階段,仍對於它未來發展十分興奮、期待。
這套系統的建立,讓我在 2020 年有十足收穫,特別想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因為我相信,任何人想要有意識地過生活,都逃避不了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管理系統。
心態轉變
- 自我覺察
進入航空業前的生活,自主管理的時間相對較少。工作型態加上自己的惰性,一直以來沒有意識為短、中、長期目標做主動積極的思考、規劃。此外,往年都有使用 Evernote 記錄日記的習慣,卻發現自己很少去做反省回顧。 - 自我管理
以上種種,在 2020 持續閱讀、學習過程中,漸漸萌生了一個重塑人生管理系統的想法,透過實際行動,誕生了這套「 iPad 子彈筆記術」。
巨人的肩膀
開始分享子彈筆記之前,要感謝激發我創意的前輩們。人們可以看得更遠,往往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汲取前人的智慧,讓自己變得更好。
巨人們
- James Clear:《原子習慣》作者
- Waki: Blogger,閱讀前哨站站長,我的子彈筆記原生概念主要承襲於他的文章。
- Ali Abdaal: Youtuber 。印度人,一位醫生,頻道主要教導如何學習、念書方法、生活管理、專案生產工具等。
- Thomas Frank: Youtuber 。頻道分享內容和 Ali 蠻相似,另外創立了一個很棒的學習網站 https://collegeinfogeek.com。我的子彈筆記第二次修訂是參考他分享的模板。
書籍(依閱讀時序)
實作分享
我的子彈筆記實作,是有階段性的。
在 2020 年看完《GTD》、《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之後,起初用 Google 試算表 來規劃、紀錄生活,直到在網路上,看到不少子彈筆記實作分享文,發現這才是真正適合我的方法,從此投入了它的懷抱。
我歸納這個管理系統的建構,約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的狀態變化。讀者若覺得中間過程冗長想跳過,建議直接看「Phase 3:子彈筆記養成之旅」就好 。
Phase 1:分門別類
培養了計畫思考的習慣後,會有種想要集中管理所有資訊的症頭。
長久以來,使用的資訊管理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種:
- Evernote:搜集網路資訊、日記、清單
- Apple 備忘錄:工作相關、以平板使用為情境時的筆記平台
- 紙本: 根據生活的熱區(Hotspots),自己設計了七大類,分別為:學習、工作、財富、健康、人際、心靈、玩樂共七大面向。於是為各領域建立了一份 A5 資料夾。
- Notion:現階段以寫作為主
以上種種,是我在看完 《GTD》 後的第一步行動,分析自己的「收件夾」來源,並以此為本,產生了以下兩個產物:
階段收穫:很大程度減低大腦壓力
Phase 2:數位化收斂
在 2020 養成了持續產出習慣,並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幫助學習、思考,這些思考後的產出往往是散落在各處,不論是實體或數位格式。
當要使用這些產出時,會發生一些令我非常受不了的狀況,某些「取得」、「複製」、「收納」的情境,舉例如下:
- 取得:家裡、租屋、外站、飛機上…,四海為家的工作特性,常常碰到身在 A 處,想取得的東西卻在 B 處的困擾
- 複製:用紙本畫的心智圖,想要看一下,卻發現不在身上,得重新畫。拿到原稿,重新對照,補上遺漏的部分,費時費力
- 收納:實體紙本、筆記本、數位工具產物散落各處,統整變成了一件麻煩事
綜上所述,我發現都是地點引起的焦慮。直到某天,我赫然發現了一個早已存在於世的解決方案,就是「使用 iPad」。
iPad + GoodNotes 的完美搭配,紓解了我大多數的焦慮,並實現了我在建構系統的3大訴求:
- 作業效率極大化
- 計畫思考集中化
- 無紙化
《子彈思考整理術》是近年暢銷書。
老實說,在開始實作時,我壓根兒沒看過這本書,光是網友們的實作,就能感受到為何本書會如此暢銷了。
我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方法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對於生活失控一套解方,套用前陣子夯檔電影《天能》的概念梗,就是逆轉人生的「熵值 Entropy」。
收斂「熵」的概念近似於「專準主義」。我猜想這是很多人一生都在奮鬥的過程。而使用子彈筆記,就是我個人專準主義的生活實踐。
階段收穫:持續收斂、減少雜物、思緒更清晰
Phase 3:子彈筆記養成之旅
使用子彈筆記管理、紀錄生活約 3 個多月時,一度發覺筆記結構似乎疊床架屋,有不斷發散、大量閒置頁面產生,意識到自己沒抓到主軸,於是乎,我決定將原作買回拜讀。
讀完後,總算一解心中的困惑,也促成這篇文章的產出。
Bullet Journal 的架構有以下五大項:
- Index 索引
- Future Log 未來誌
- Monthly Log 月誌
- Daily Log 日誌
- Collections 客製化群組
在這五個基礎架構上,我分享自己的做法,讓有興趣實作的人,可當作參考。
開始分享前,可以看一下關於子彈筆記的官方影片簡介
Index 索引
索引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想做,原因有二:
- GoonNotes 每一頁都會有自己對應的頁數,在切換(滑)不同頁面時,會顯示在左下角。另外,點選「縮圖」方塊,頁數也會顯示。
- GoonNotes 有一個頁籤的功能,在喜歡的頁面點一下,該頁就會出現在「最愛」的畫面中,讓常使用的頁面一目瞭然。
然而在閱讀完原作之後,有了不同想法。我發現索引寫出來,可以提醒我目前關注的重點有哪些,以及 AM, PM 的使用流程。
另外,我的「最愛」目前擴充到 14 項(頁),主要是有些常用的 「Collections 客製化群組」,在第五段會談到這個部分。
Future Log 未來誌
參考原作格式,中規中矩。
這邊提幾個在使用這頁的時機,因為一開始容易迷失在未來誌、月誌、日誌的使用時機和方法。
- 只排任務、事件
- 確定的任務、事件可以直接用符號+日期+描述放到對應的月份
- 臨時想到的任務、事件就先寫在日誌頁(大腦減壓),待 「PM 反思回顧」再予以轉移
Monthly Log 月誌
同樣遵循原作格式,月曆頁+任務頁,只是在 GoodNotes 中,我選擇橫向一頁式的格式,空間大小足夠,也減少翻頁的動作數。
月曆頁
- 分色 我會把事件以黑色或藍色分別,黑色表示預期事件(節日、生日、約會…),藍色表示事後回填事件。一天最多一個大主題就好。
- 習慣追蹤 將習慣追蹤併入月曆頁是承襲自 Waki 的概念,原先一口氣追蹤了六個習慣,發現成效不彰、有種火力不集中之感。閱讀完《專準主義》後,決定這個月做些小改變,追蹤三個習慣就好。
任務頁
- 清單 承襲自《清單革命》概念,在使用子彈筆記時,能專注於思考,把一些在使用上,該提醒自己的東西寫下來,減少時間、精力的花費,待熟悉後再做刪除精簡。
- 任務、事件 確定會發生在該月的事件或任務,可以第一時間就謄寫過來,或是先寫在日誌,待「PM 反思回顧」再予以轉移
Daily Log 日誌
日誌就是所謂「大腦減壓區塊」。
這概念我認為必須不斷被強調。我認為這套系統,除了「移轉」流程外,相信日誌的使用會減低大腦壓力的「信念」,是把這套子彈筆記系統建立起來的兩個主要關鍵。
每天的行程不要排得太滿,給自己在任務之間一些空檔,或是晚上的 「PM 反思回顧」時段,予以轉移處理。
- 使用時機:
- 隨時隨地想到的點子,包含「*任務」、「。事件」、「- 註記」。 如果手邊真的剛好沒有筆記本,手機備忘錄、簡單的紙筆,甚至餐廳餐巾紙,都是隨處記錄靈感的工具。
- AM 規劃:早上給自己一點時間規劃當日行程(也可在前一晚 PM 時段規劃好),並從睡醒到上工前,臨時想到的任何點子都寫下來,這個動作英文叫 Brain Vomit 。
- PM 反思:每天固定時段檢討當天的日誌,我會用不同顏色螢光筆標記該事件、任務對於我的意義,有必要的話,後面用藍色字體紀錄感受,感恩的事情寫入感恩日誌。
太多步驟,忘了要怎麼做嗎?沒關係,寫下來你希望要實踐的項目(一開始先不要多,先挑重要的做),也可以像我一樣寫在 Index 頁面,當作提醒。任何方式都是創意的展現!
Collections 客製化群組
分享幾個在「索引」部分放在 「群組 Collections」的項目,給讀者一些靈感。
這部分是很彈性的,放太多會無法兼顧,最後變成爛尾,時間久了,自己自然會知道哪些東西是重要或不重要的。「保持創意、建立流程、適度調整」,是我現階段對於「客製化群組」的使用心得!
- 10年/ 2年願景 參考了 Waki 的格式,我也增加了 10年/2年的願景故事和 Collections(創意區塊),有一個明確的、故事性的願景,在無數的心理學研究上證明是有效的。在 2020 年我寫下了一個版本,發現自己正逐步地朝這個理想中的自己前進;2021 年,我先暫時把它從索引區移除了,因為在年度目標的訂定,就是持續朝著這個願景邁進,非常推薦你可以寫花時間,寫下自己的人生腳本。
- 年度目標 原作中,作者使用「兩種生活」墓誌銘帶到 「54321 目標設定法」。 「兩種生活」的反思和「給自己寫一封信」對我來說效果還蠻震撼的,「54321 目標設定法」對我來說相對沒有效率。 我自己是使用人生面向分類的方式來設定各面向(橫向)目標,縱向主軸則是連結於 10年/ 2年願景,在月檢視的時候回過頭來看是否有偏離。
- 卡內基 前些日子看完《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自己整理了一個 Checklist,在 PM 反思階段,會回顧今天是否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 感恩日誌 持續感恩,刻意不重複的感恩,會讓自己的世界變得和別人不一樣。這是我自己的感悟,只能說真的很神奇!
- Daily Tracker 疫情的關係,飛行員現在大多時間,扣掉上班是不是在隔離,就是去隔離的路上。
為保持身心的健康,運動仍是需刻意維持的習慣。在過去幾個月持續針對微小的習慣做紀錄,子彈筆記本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工具。 上月追蹤的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次數,超越了自己前一個月設定的目標,那成就感真的是難以言喻!方法就是貫徹 Pomodoro 來執行(休息時間起身運動),以視覺化記錄成果 。
階段收穫:關閉自動駕駛人生,掌握人生方向
電子 vs. 紙本優缺點比較
子彈筆記作者推薦使用紙本作業,他特別強調手寫的好處,這和我在研讀《大腦喜歡這樣學》的作者論述是相符合的。由於個人的工作、生活型態,我選擇了較適宜自己實作的工具平台 – iPad,以下列出來 iPad 和紙本比較的優、缺點供讀者參考。
優點 ⭕
擴充性
一台 iPad,只要容量足夠,可以存取無限多的筆記本。 整理子彈筆記之餘,也能同時存取其他的資料庫、知識庫。在實作「群組 Collection」,當預期需要用的筆記頁數量一多,我會傾向直接開另外一本筆記本,而非在原本的子彈筆記建立群組。
可搜尋
「搜尋」這個 Dirty Work,電腦做得比人腦好,就不用多說了。 GoodNotes 很厲害的就是可以搜尋到手寫的筆跡,連中文也都支援!
編輯彈性
數位軟體的好處就是彈性大,隨處可插入新頁面,使用拖拉方式改變現存頁面順序;相對的,紙本的子彈筆記,一旦有了新主題發想,筆記就只能接續在後面,或是使用預留空白頁的技巧。
GoodNotes 完美的解決插入頁的問題,讓有分類排序強迫症的我,很大程度地紓解了紙本筆記本無法達到的遺憾。
修改性
寫字難免會有塗改的問題。 不想像小學生只用鉛筆寫筆記,然後塗塗改改處理一堆橡皮擦屑,或用原子筆書寫產生一堆的塗改痕跡,自己看了傷眼。
GoodNotes 提供了很棒的解決方案。橡皮擦功能不會有橡皮擦屑,套索功能可以任意移動筆記上的任何物件,隨意調整書寫版面。
設計性
GoodNotes 的強大功能,當然不是僅限於書寫的體驗,插入圖片、打字、畫筆顏色、畫筆種類、簡易形狀繪製…,這些在紙本上會非常耗時,或是需要額外工具才能完成的功能,這軟體全搞定了!
缺點 ❌
分心
電子產品最大的危害就是專注力容易被綁架。因為我本身的自我克制能力算是蠻好的,比較不會碰到這方面的問題。
解法:不要連結網路、不要安裝容易讓自己分心的軟體。「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絕大多數人買了 iPad 之後的症頭 。
藍光暴露
電子產品藍光,對於睡眠造成的影響,有需多科學研究支持。
解法:善用習慣提示,儘可能在睡前提早完成 PM 反思步驟。
便利性
拿起筆在實體的筆記本上寫字,動作數比起使用 iPad (解鎖、點開程式)硬是少了一兩步,有些人實作子彈筆記到某個階段,難免會產生抗拒感。
解法:搭配紙張、便利貼使用。養成速記習慣讓大腦減壓,勿執著於工具的選擇,待有時間,再把必要項目寫入子彈筆記。
手寫感差異
很多人會覺得 iPad 搭配 Apple Pencil 的書寫感,和使用紙本還是會有差異,這我也認同。
解法:購買擬紙感 iPad 保護貼,我使用的是 ELECOM 10.5 吋上質紙的版本,自己買回來貼,效果非常滿意。
格式
GoodNotes 提供了一些既定的筆記本格式,也可以自己設計好固定的格式當作範本。
這一項本來我是把它列在優點裡面的,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創造」、「轉移」在子彈筆記裡的重要性。過度依賴既定日誌、月誌格式,反而會減少「創造的樂趣」和「轉移的反思過程」。
解法:適度使用 GoodNotes 的格式,關注轉移項目,保持「專準精神」。
實作心得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如何建構子彈筆記的實用型書籍,它更充滿了生活哲學、管理學、生涯規劃、藝術、心理學、腦科學、工程學等面向的知識運用。
一開始藉由網路分享文,自己依樣畫葫蘆實作了好一陣子,直到在上個月買書閱讀,頓覺任督二脈打通,所以迫不及待想完成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到在實作上有覺得困難的人。
在這段,我想分享一些自己在實作過程中記錄下來的小小心得,或許某一點能打動你,讓你繼續維持這個困難的習慣,那這篇文章也就功德圓滿了。
心態
首先,為什麼要使用子彈筆記? Why 是所有事情的核心思考,我自己的答案就是「自我覺察」。
下面這支影片,是作者在書中引用的一篇演講,我認為期許自己成為有智慧的人,這絕對是一篇值得一聽的演講。
自我覺察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 – Richie Norton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認識自己。- Socrates
在實作過程會遇到各種的困難,要理解這是學習的過程。心態就是去擁抱它,或是給它一點時間發酵醞釀。
這篇文章的產出,也只是我子彈筆記現在的狀態,隨著生活經驗、學習到不同智慧,子彈筆記將會不斷進化、改變,這也是「過程」。
別過於在意它現在模樣好看不好看,尤其是看到網路上的一堆神人範本,可能一開始會讓自己嚇跑,覺得要做到這程度的筆記,根本是天方夜譚。只要記得,這些分享的人,也曾經走過你正在走的道路,這都是「過程」。
覺得費力前暫停
持續長時間執行一項任務,難免會感到厭煩。
子彈筆記在初期建構,整理到一個段落後(我的經驗是2-3 個小時),不妨適時休息一下給自己小獎勵,暫停一下,回想這段期間,成就了哪些小進度。
制定一些小計畫、並持續將建構的過程養成習慣,最終你也可以建構出自己的子彈筆記。
做真正重要的事
最徒勞無功的情況莫過於,極有效率地完成毫無意義的事情。 – Peter Drucker
內容為王。別在沒有足量內容產生前,耗費太多的精力在設計上。
太累時,試著停下來想一想:
- 一開始啟動子彈筆記的初衷為何?
- 何者為重?
時間有限,想實作的「群組」卻很多。《專準主義》提到的原則,或許可以幫助你理清頭緒。
發揮創意
書中給的筆記架構只是一個框架,基本上按照這個框架走,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一旦走穩了,發揮一點創意,讓子彈筆記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比方說我在 2020 年的封面,就放上偶像 Kobe 的照片,提醒自己要活出他的精神 – Mamba Mentality,「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因為子彈筆記,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更多意識,做出一些行動、改變,其實也是創意發揮的一部分,所以別再說自己沒創意了!
方法
如何轉移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馬太福音 20:16
在書中有提到轉移的兩個符號 “<“, “>”。不知道讀者們在實作會不會碰到使用的問題。在反覆閱讀著墨後,我自己的體會如下:
- <:轉移到未來誌,一律使用這個符號,不論是在日誌、月誌都是如此。和上面的經文做連結,應該就很容易記住了!
- :轉移到月誌或群組的項目(通常是日誌),就會使用這個符號。
其實自己定義屬於自己的規則也無妨,自己想出來的用法絕對會最深刻。
順應情境
擋在路中間的,最後會成為道路。 – Marcus Aurelius
我選用 iPad 結合 GoodNotes 來實作子彈筆記,其實是根據自己的使用情境而做的最終選擇。
並非鼓吹每個人一定都要一台平板和 GoodNotes 才能把子彈筆記發揮的淋漓盡致,畢竟原作也是倡導筆記本跟一支筆就夠了。
依照自己的使用情境來做調整,盡可能移除自己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阻礙。
我從原先使用書店購買的 B5 筆記本,到後來針對生活七大領域分門別類,一類一本活頁本,到最後使用 iPad 來管理生活。這都是一個探索自我、認知學習的過程。直到現在我才找到自己運用起來最舒服的情境。
所以順應情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才能讓自己執行起來順心。
向高手學習
靈感耗盡的時候,重新再翻閱這本書籍、這篇文章,或是網路上輸入關鍵字解決現在碰到的問題。
要相信,你面臨的問題一定都有人碰過了,很多高手都會無私的分享他們的實作過程,拾人牙慧,運用網路的便利性,達到槓桿力量,何樂而不為呢?(別忘了我上面提到的巨人們!)
記得備份
在《精準學習》提到的安全邊際概念,我在 2020 年底就真的碰上了!
購買不到一年的 iPad,某天使用到一半,竟然黑屏,怎麼樣也無法再順利開機。當時緊急需要裡面資料的我,犧牲掉蘋果很鳥的保固(機子要送新加坡,至少 14 天才能拿到新機,而且不會有資料備份),而花了不少費用直接到平板維修店換了屏幕。
事後,我花了點時間研究 iCloud 空間方案,決定為平板的資料買個保險。
簡言之,如果使用 iPad,可以認真考慮把重要資料同步備份於 iCloud,花少少的錢換取空間(網路上也有不少專家計算大空間手機、平板和購買 iCloud 的考量文章)以防範黑天鵝事件,是我在這件事上學到的教訓。
建議讀者可以考慮蘋果和三大電信公司合作的 50GB 方案,試用 9 個月,來測試自己在使用上的需求,再考慮訂閱,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寫在最後
沒有計劃,就是在計畫失敗。
– 班傑明.富蘭克林
誠如上文所述,這篇文章寫寫停停很久,一度認為自己的子彈筆記不斷變化、似乎未臻成熟。
直到買書來看之後,漸漸明白「擁抱改變」其實也是子彈筆記的一種精神,才決定讀完後,做一些簡單修正後,儘快分享自己的實作心得。
文章字數比一般常見的網路文長很多,這也是我幾經刪減過後的產物,為的就是如實地把我實作的心路歷程跟讀者分享。如果你/妳有一點心動的話,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看看吧,實驗它至少兩到三個月,相信你就會漸漸感受到子彈筆記的威力,進而關掉人生自動導航模式,更有意識地成為你人生的駕駛。
後記 – 時間管理終極工具
2021/11/01,在看了 Alia Abdaal 的這支關於時間管理的影片之後,我發現自己正在使用的子彈筆記法,同時滿足了影片當中 5/10 的時間管理建議,分別是:
- In control of time:Daily Log
- Daily Highlight:Daily Log 紅色星號
- Todo List:Daily Log
- Time Blocking:Daily Log 紅色星號明確標記時間
- Choice of Satisfied:感恩日誌
如果你現在對於時間管理技巧感到困難,非常推薦你使用子彈筆記,透過「動手寫下來」,不僅快速有效率、減輕大腦壓力,也可以省去不同軟體之間來回切換的煩躁感,相信我,一旦試過就回不去了 。
延伸補充
- 富蘭克林的13項美德 2022.01.03
《子彈思考整理術》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5 /5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great job! Tks
謝謝你的支持!
感謝分享!
決定把睡前感謝的事項列入每日清單裡面執行 🙂
太棒了,用感恩作為每天的結尾一定能有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