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數》成功究竟有沒有方程式?
內容目錄
為何而讀
《異數》這本書,在過去很多閱讀的書籍或書評都有提到這本著作,這次和前一本書《從 0 到 1》同時入手,很碰巧的《從 0 到 1》的作者也提到了這本書的內容,他想說的是,《異數》中有些事實,是作者也沒有交代清楚的,讓我更加想要知道究竟這本書是在聊些什麼?為何矽谷創投巨人 Peter Thiel 也會對這樣一本書發表意見。
本書重點

本書要講的不是大樹,而是森林。
本書作者 Malcolm Gladwell 舉出大量成功人士的故事,並試著用大數據的方式挖掘出這些人他們成功背後人們沒有看見的原因。在不平凡的的小細節中,看見超凡人類是如何出類拔萃。
結論是:沒有單一元素可成就不凡,但缺乏某個重要元素,也將註定與超凡擦身而過。
書中提出一個最常被引用的概念為一萬小時定律,該定律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異數》重要概念
馬太效應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福音 25:29
作者引用一個研究:從加拿大某一個冰上曲棍球隊員名單的組成,擴大到整個曲棍球聯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 出生在年頭的隊員佔比極高。而這根本的原因,乃是曲棍球聯盟年齡分級規定所造成。
接近年頭出生的孩童,身體成長、發展的時間較同年年尾的人有更多優勢,這優勢一開始或許不明顯,但是當「優勢 X 機會 X 刻意練習」 那就是複利等級的差距。
馬太效應又稱為巨大效應,對我來說,就是複利效應的同義詞,時間累積造成無法超越的優勢。
只是這個故事當中的時間優勢,不僅僅是時間,更參雜了時機(出生的年月份)在其中。
一萬小時定律
十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 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們的神奇數字。
書中一萬小時定律時間,我簡單估算如下
- Bill Joy 在電腦中心寫程式時間:8h x 365d x 5y = 14,600h
- Bill Gates 在湖濱中學、資科電腦、華盛頓大學寫程式累積時間:7y(時數不詳)
- Beatles 在漢堡駐唱總時數:1200場 x 5h = 6000h+
這些厲害的人,除了他們的天賦、出生、環境條件外,不能否認的是他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專業上,才有如此非凡的成就。
實用智能

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以及說什麼,以達到最大效果。
書中舉了歐本海默 vs. 克里斯.藍根對比的故事為例子。
兩位同樣高智商的人物。一位最後是原子彈計畫負責人,另一位終其一生懷才不遇,直到參加了電視解謎比賽,他的故事才被人知曉。
歐本海默曾在實驗室研製化學毒藥,企圖毒死他討厭的老師;克里斯.藍根在大學因母親忘了申請獎學金,而被迫輟學。他們兩人,在遇到困難後所採取的行動,間接導致了他們下半生的成就。
心智圖歸納
這本書的導讀請到朱學恆來寫,我喜歡他用「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來當作引言標題。借用此標題,來歸類成功的因素,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
身為基督徒,我不會去著墨在積陰德的部分。但我也不會否認這個因素對於成功的影響,只是它較難被歸類與量化。就不納入討論。
剩餘的一二三五,我把它們分別對應到:
- 命 → 天賦
- 運 → 機會
- 風水 → 環境
- 讀書 → 努力

四大因素,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緊密關聯,相互影響。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
閱讀心得
點、線、面的人生觀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 Steve Jobs
這本書對我來說,像極了教育版的《蘋果橘子經濟學》。
作者用不同於一般人看待成功的方式,找出超凡人類那些隱而未現的成功原因,而這些原因顛覆了人們過往的認知,所以才會讓這本書如此熱銷。
人的一生是由一連串的事件、經驗、思考累積形成。我們不能否認作者歸納出某些特定因素,成就了某個人的偉大。然而,我們只能意識到,成功並非偶然,每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的生命,寫出一篇篇動人的樂章。
即使一個人在天賦、機會、環境、努力諸多條件被限制住了,也無法限制一個人想要出類拔萃的一顆心智。因為人類最強大之處就在於,我們可以依靠想像力去突破各種限制,化腐朽為神奇;可以依靠意志力,讓所有統計數學都不成立。這種跌破眼鏡的時刻,也正是最鼓舞人心的時刻。
如何衡量成功?
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以社會眼光看似成功的人,並歸納這些人成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十分認同他所整理出的全方位觀點,但是對於「成功」兩字的定義,我認為每個人都要思考,究竟什麼是自己理想的成功?
何謂成功?
- 外在的成功:從事職業、年薪多少、資產數量、擁有多少孩子、開什麼樣的車、去過多少國家、擁有多少朋友、幫助過多少人、拯救過多少生命?
- 內在的成功:婚姻狀態、心理健康、感到幸福快樂、影響多少人、與造物主多靠近、意識多清晰?
這絕對沒有標準答案,別人的標準也無法套用於自己的身上。要說歐本海默一定比克里斯.藍根還要成功,我想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同意。生命的意義乃是自己所賦予,每個人在這世界上,都擁有不同程度選擇的自由,而這些選擇,造就了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還記得之前讀過的兩本書《活出意義來》、《為了活下去》,作者在極度有限的自由、極差的命、運與環境,也阻擋不了他們的求生的堅韌意念,活出璀璨的生命。
做出改變

神啊,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 尼布爾《寧靜祈禱文》
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想起過往和同學打線上遊戲 – 魔獸爭霸的場景。
每個英雄角色,各有不同的屬性 – 力量、智慧、法術、敏捷、防禦等屬性等級各不同。
依照不同角色的特性,玩家喜好,在遊戲中一步步練等,將英雄打造到自己想要的狀態,再來對付敵人。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世界上絕對不會有人,拿到和另一人一模一樣的屬性卡。但是上帝很公平,給每個人自由意志去發展自己想要的技能。
從上一大段的心智圖中,可以看到在右上角天賦(命)的區塊。和其他項目相比,要改變它,難度是相對較大的。出生年代、月份是自己無法克服的條件,其它像智商、身高、個性等因素,或許可以靠後天努力改變,但效果可能有限。
運、風水、讀書的屬性區塊,看來是比較可能靠一己力量,去掌握、改變的屬性。
而小小的作為,往往帶來的是整個系統性的改變,撼動那些被常人忽略的潛在條件,而邁向卓越。
求神讓我們能夠更有智慧,去分辨兩者,並做出改變!
金句
成功是優勢的累積。
機會往往是時代帶來的(時勢造英雄)。
為了成功,必須脫離部分的身份,擺脫傳統的束縛。
中產階級的父母會和孩子講理,貧窮的父母則害怕權威。
如果你越接近知識的源頭,就覺得自己越富有。
如果你夠努力,不怕表達自己的意見,好好利用頭腦和想像力,就能一手掌握自己的世界。
說書影片推薦
楊照談書
大人學
《異數》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4.8 /5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最近聽到大人學的那一集分享,從自己有一點優勢(天賦)的地方著手,勝率會相對比較高。
相信努力過後、把自己放在對的環境,遇到機會時懂得把握,雖然不一定能成為 Outlier,但至少也是那個領域的佼佼者 🙂
我也喜歡這個觀點,就如修禾老師和智慧的投資人教導的一樣,從知識圈、能力圈著手,風險也相對較低。
一旦讓事情開始發展,很多因素將會在過程中互相連結、水到渠成!